12月6日,宁波丰沃涡轮增压系统有限公司百万台汽油机增压器下线仪式在宁波举办。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魏安力、增压器协会秘书长花琳以及丰沃公司总经理陈卫德等公司管理层共同出席了此次活动。
这一次百万台的下线对于丰沃来说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下线,而是中国自主零部件品牌的一个艰难的跨越。
放眼当下的汽车市场,涡轮增压动力已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从目前来看在新能源动力还未全面普及、传统内燃机车型仍在继续增长,而环保以及油耗与排放法规要求又日益严苛的情况下,涡轮增压显然能够提升动力输入、提高节油效应、更具有环保意义。
涡轮增压器的发展,尤其是汽油机涡轮增压器的发展,实际上由两个因素驱动,一个是油耗法规,一个是排放法规,对汽油机来说,王永红表示:“油耗法规的意义大于排放法规的驱动,就是驱动的因素更大一些,对柴油机是反过来,排放法规驱动因素更大一些。”
自主涡轮增压的破局
长期以来,不仅是在中国,全球的涡轮增压市场都被类似博格华纳、博世、霍尼韦尔等跨国巨头企业所垄断。博格华纳相关人士对记者说:“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上,博格华纳配套率最高,配套面最广,市场占有率超过1/3。”据了解,三菱重工、石川岛播磨的配套量也非常大,加上博格华纳,三家企业累计市场占有率远超过2/3。
作为拥有着几十年研发经验的企业,技术积累夯实,这也使得在各大车企宣传自己产品时,都将拥有跨国的供应商作为产品的宣传亮点。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发展时间短、技术的不过硬让自主品牌涡轮增压器制造商在这一领域鲜有市场份额。
不过在2010年,宁波丰沃正式成立,目标就是制造中国人的涡轮增压,理想是美好,现实是残酷的,一开始,丰沃做得并不那么顺风顺水。“很多时候,因为你是中国涡轮增压器所以非常受到歧视,如果博世要做600小时的耐力测试,你就需要做到800小时,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因为你是中国品牌,大家对中国品牌的零部件特别是涡轮增压这样的核心零部件都不太信任。”丰沃公司总经理陈卫德坦言。
在历经2年多的同步开发后,丰沃增压器终于顺利通过了一系列严格的测试和考核。最终,搭载丰沃增压器的海马汽车发动机项目按计划首次成功批产。自此,宁波丰沃成为国内第一家与OEM配套的自主品牌,标志着国内自主品牌在汽油涡轮增压技术领域里的首次突破。
由于丰沃技术上的达标,以及价格上的优惠,其性价比被凸显了出来。在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以及持续升级的产品能力的双重推动下,公司旗下的涡轮增压系统产品又相继迎来吉利汽车、众泰汽车、东南汽车、东风柳汽等众多车企旗下车型的搭载。
丰沃公司常务副总刘璟表示:“基本上保持15%左右的增长是没有什么问题的,总体步入到2021年,我们一年的涡轮增压的新的发动机的上市的话应该在1800万左右总的需求还是有的,现在目前在八九百万左右的量,从现在目前来未来四五年的时候,基本上要翻一倍,就这么一个需求量。”
“突围”遭遇“伏击”
对于未来的发展,丰沃将赌注放在了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以及电子涡轮上。从技术层面来看,可变截面涡轮增压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涡轮迟滞问题。一般来说如果使用小截面的扇叶可以减少低扭的涡轮迟滞。当发动机高转速时,小涡轮由于排气截面较小,会使排气阻力增加,产生排气回压,因此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使用可以调节的截面就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然而受限于汽油发动机排气的超高温度,这种技术此前只能用在柴油发动机上。不过在20世纪之初,博格华纳与保时捷联手克服了这个难题,使用了耐高温的航空材料技术,从而成功开发出了首款搭载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的汽油发动机。但是在消费级市场以及自主品牌这一问题仍然需要攻克。近年来,宁波丰沃公司在这一技术上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在2018年就将成功导入。
另外,可大大缓解涡轮迟滞,同时可降低排放的电动涡轮增压器近两年同样深受国内外车企的青睐,在Q7上电子涡轮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卖点。与英国Aeristech科技公司合作中,丰沃公司也有所收获,预计在2018年实现这项技术的成功导入。
据记者了解,霍尼韦尔在汽油机市场加紧布局后,目前配套增压器项目已有10多个,且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自主品牌中丰沃、天雁、天力都有能力继续扩大自主整车市场配套量。未来,我国乘用车涡轮增压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不得不承认,国内自主汽油机涡轮增压器和国外先进产品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有内业人士担心,随着排放升级及油耗限值加严,外资企业会引入可靠性更稳定的产品,自主增压器零部件企业技术升级的脚步想要跟上,仍然有很大难度,毕竟乘用车涡轮增压的核心技术研发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积累。
随着自主品牌企业大批量进入市场,涡轮增压器的价格也开始下降。普通汽油机增压器整车厂采购价格已降至1000元左右。如果外资供应商在成本和价格上进一步降低的话,必定会对自主企业产生一定冲击,保证盈利能力仍是自主企业关注的问题。